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深圳日海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綜合布線事業部總經理夏鄭渠接受采訪實況如下。
記者:自2007年以來,日海以強大的品牌推廣攻勢引發業內強烈反映,日海布線也因此被更多的人迅速熟知。請問目前的日海布線市場影響力是否達到您預期的目標?
夏總:以千家的品牌指數排名來看,實事求是地講,目前日海的布線市場影響力是比較超出預期的。從最初排名在三十名開外到現在的前十名,大家看到的可謂冰山一角,可以設想,我們這個團隊做了大量工作。無論從品牌的市場活動還是從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來看,對于提升日海品牌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不可低估的。總的說來,還是達到了我們原來的預期效果,甚至可以說是超預期的。
記者:有業內人士談到,您是一位極善運用媒體資源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領導者,對此您是否認同呢?請您談談您所認為的媒體與品牌的關系。
夏總: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并非“極善運用”媒體的人,只是通過加強與媒體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品牌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只是比較重視與媒體的合作關系。品牌傳播學里曾經提到“精準營銷”這個概念,在“精準營銷”上進行精確宣傳,秉承這樣一種思路,把我們的品牌宣傳出去。同時,在與媒體的合作前,我們會對相關行業媒體進行調研,了解行業媒體的特色,在投放的內容、投放量以及投放的方式等幾個方面都會有所區別,這需要相關企劃人員對于這個行業的現狀非常了解,同時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
記者:您認為目前民族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夏總:挑戰非常多。第一,大量中高端客戶對民族品牌的不信任,這是我認為的最大挑戰。當然這不僅是布線行業存在的現象,而是整個制造業都普遍存在的現象。甲方在選擇品牌時往往會懷疑民族品牌的產品是否可靠,是否安全,是否穩定,是否有夠好的售后服務等等。尤其是高端客戶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因為歷史原因所造成的,是崇洋心理在作怪。認為國際品牌始終比國內品牌好的甲方非常多,他們對民族品牌存在一定的偏見。
另外,甲方也應認清選擇消費品與選擇工業產品的區別,對于工業產品的選擇只需注重它是否達到行業的要求,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質量是否過關,而不應該以一種消費心態去考慮是否能給自己帶來一定的“面子”。我們并不奢望甲方對民族品牌特別眷顧,但需要甲方能理性地,公平、公正、合理地對待日海產品就可以了。一個品牌給客戶帶來的實際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對于工業產品消費心理的不成熟,甚至可以說對工業產品采購文化的不成熟導致了民族品牌在進行產品推廣中受到了巨大的阻礙。當然,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提升,客戶選擇品牌的觀念慢慢更新,相信這種現象也會逐漸隨之改變,民族品牌必將崛起。第二,受到假貨的困擾。第三,民族品牌的自信心仍然不夠。
記者:上半年貴公司在布線領域的進展情況如何,突出體現在哪些方面?
夏總:第一,品牌推廣方面,在2007年品牌推廣的基礎上我們又進一步得到了提升。第二,渠道建設方面,今年更加完善起來。特別是各地區渠道建設在上半年做了很好的鋪墊,有個好的開頭,過去一年半里,在全國成功簽約了多家分銷商。第三,新產品與新技術的研發方面,我們有了新的進展,無論是五類還是六類都有新產品的推出。其中,六類是日海自主研制的第二代產品,其性能指標遠超過TIA/EIA568B.2-1和ISO11801等標準要求,高頻性能優異,保證了信息傳輸的可靠性。理線架設計也很人性化,使施工后的系統性能等更穩定美觀。遠超過標準的卡接等機械性能指標可保證產品的重復使用。
另外,我們有一些標志性項目的中標及實施。譬如,現在倍受全國矚目的京津高速鐵路項目,經過激烈角逐之后,日海終于脫穎而出,一舉中標。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這個項目意義重大,既是我國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標志性和示范性工程,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點配套工程,對網絡基礎設施的綜合布線系統要求極高。該項目全程120公里,含北京南、永樂、天津等5個站點,整個項目龐大復雜,需求不盡相同,全面采用了我們日海提供的多種產品,包括光纖布線系統、六類布線系統、ODF、MDF、DDF等配線產品及網絡機柜。該項目自08年7月1日全線試運行以來,情況一直良好,這令我們深感欣慰和自豪。
據新聞報道,胡錦濤總書記在實地考察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項目時,同工程負責人就高速鐵路設備國產化等問題進行了深談,勉勵大家要在高速鐵路關鍵技術、關鍵部件國產化方面繼續取得新的進展……這對以日海為代表的國產品牌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勵。通過京津高速鐵路項目的成功,日海堅持走“民族布線精品”路線的決心將更加堅定。
記者:下一步面對綜合布線殘酷的市場競爭,日海將是怎樣的市場策略?
夏總:我們的市場策略是:第一,一如既往的對自身的品牌進行推廣和建設,不斷加深行業同仁對日海品牌的認識。第二,渠道建設在全國各地繼續全面推進。第三,人才戰略,我們歡迎廣大行業內的營銷精英加盟日海,為打造“民族的 世界的”日海而共同奮斗。
記者:對布線行業競爭態勢的觀察和看法有哪些?
夏總:我認為行業競爭分三個方面:一是中高端市場的競爭,二是中低市場的競爭,三是三級市場包括OEM、假貨市場的競爭。先來看看高端市場,毫無疑問,這塊市場的份額主要都被國外品牌所占據,國內品牌目前沒有話語權。同時主要是金融、政府招標等資金比較充裕的行業客戶構成了這塊市場,而品牌之間的競爭形成了相對比較封閉的壟斷競爭。第二是中端市場,這塊市場的品牌主要由國際二線品牌和國內著名的品牌所組成。這塊市場的特點是:客戶既關注品牌,又關注價格,強調性價比,競爭比較大。同時另一個趨勢特點是:國產品牌逐漸強大,導致國外二線品牌的生存空間比較狹小甚至可能退出這個市場,目前我們看到很多二線品牌紛紛重組甚至被收購的現象或許能證明這塊市場的特點。而國內品牌的崛起和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提升的同時也在眾多領域的占據了一定的市場。
記者:布線行業的發展始終基于技術創新的推動。受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布線行業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布線產品廠商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質量,提高性能,降低成本,降低價格,才能應對壓力和挑戰,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您認為當前綜合布線行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夏總:光纜代替銅纜是個主要方向,但是,我個人認為是因為材料不同而帶來的技術創新,而不會是因為技術參數有多少的提升而改變,這是基于綜合布線行業發展趨勢下的一種技術創新。大家都知道,日海公司在去年3月發布了6A類布線產品,而很多時候的應用場合實際使用六類、超五類等都可以達到。而七類的應用同樣如此。個人認為,六類的UTP非屏蔽產品完全可以滿足未來95%以上的市場需求,而一種用光纖做主干,六類做水平的(光纖+六類)接合方式在未來至少五年內都不會落伍。
記者:布線系統已成為建筑物必要的基礎設施,隨著綜合布線工程的大量建設,布線系統的管理顯得日益重要。請問如何對布線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維護?
夏總:從兩方面來講,第一,施工設計的管理與維護。在前期的施工設計中,如果能全面的考慮到機房的擺放、信息點的接送方式等這些方面的規范性、標準性、實用性及可管理性,那么對后期的管理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前期的施工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后期管理的難易程度。第二,后期使用者的維護與管理。后期用戶的使用也很重要,甲方工程師、機房管理人員等這批人的工作同樣不可忽視。如果某些機房的工程師不斷換人,那么對于機房資料的保留、傳承及交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交接不到位,同樣會造成管理上的麻煩。
記者:現在數據中心成了布線的一個重要市場,而提到數據中心就不能不提綠色節能。既然布線大部分都是無源產品,那么在布線角度上說,我們如何實現數據中心的綠色節能?
夏總:數據中心本身是一個非常廣的概念。它的四大特點:大容量、高性能、高集中性、可管理性決定了它有著高密度的配置,數據中心是個大規模的集成。在較小的空間里實現非常龐大的數據儲存,同時良好的散熱和制冷系統不僅為數據中心本身節省了成本,同時也節約了能耗,達到了綠色環保的目的。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