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2024年10月22-25日,作為世界安防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國家公共安全產品的競技場和檢閱臺的2024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暨智能與安全產業發展大會即將盛大開幕!
近期,機器人熱度持續飆升,除了黃仁勛、馬斯克紛紛發表言論,看好其未來普及程度,機器人各種“打工”炫技的視頻也在網絡上廣為傳播。
與此同時,國內政策端的發力也牽動著機器人行業的注意力。近段時間,國務院相關部委及各地正在以應用場景為抓手,大力推進《“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落地。
3月份,公安部開展公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征集;4月份,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公布礦山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同時,各地也相繼公布了相關領域機器人應用場景的征集計劃。
1、政策牽引力度強 安全應急場景重點推薦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這些年國家在機器人產業政策端的牽引力逐漸走強,從《“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到《“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再到《“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等一系列政策頒布,加速助力機器人產業持續爆發式增長。
“國家政策為機器人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撐與發展指引。”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興機器人)創始人柏林表示。實際上,特別是面對一些公共服務領域,國家規劃給出了非常強的應用場景落地牽引。
去年1月份工信部等十七部門印發的《“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十大重點領域將深化“機器人+”應用,把機器人產業的國家政策規劃真正導向了落地應用。目前各部委及各省都在加緊落地各自領域及區域的“機器人+”應用計劃。
萬為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機器人政策的出臺極大推動公共安全行業對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為企業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及去年出臺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尤其強調安全應急領域特種機器人的應用,提出要推動安保巡邏、緝私安檢、反恐防暴、勘查取證、交通邊防、治安管控、特戰處置、服務管理等社會安全場景應用。
公安部此次部署開展公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征集,正是響應推進政策的落地,實現明年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
北京安博會現場
2、技術融合持續加碼 AI及大模型深入應用
在國家政策催化劑效應下,想要實現機器人的普及應用,還需要企業在技術成熟度方面下苦功夫,這也是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
眾所周知,機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是現代產業升級換代與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
柏林表示,機器人集合了各種運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應用,同時基于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融合應用也在持續深入,特別是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正在持續為安防機器人帶來全新的應用視角。
據介紹,高新興機器人專注于“人工智能+機器人+安全”賽道,通過與華為盤古大模型合作探索,結合實際場景不斷融入大模型應用,以進一步提升算法精準度與適用性,提升機器人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能力。目前,相關產品已經在警用、安保、工業行業中實現了應用落地。
萬為機器人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萬為目前在機器人底盤控制技術、低速無人駕駛技術以及圖像處理算法技術方面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公司已提交了150余件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專利近30余件。針對大模型技術,萬為通過自研開發與融合應用的策略,加速研發進程以大幅提高產品性能,實現機器人更自主地完成任務,減少對人類操作的依賴。
“雖然目前公司在AI大模型應用上還處在前期預研階段,但明明機器人在人工智能等通用技術應用上已經非常嫻熟。”據深圳明明機器人負責人介紹,包括自組網通信技術、AI視覺識別、指揮調度系統技術等,已經廣泛支撐起公司在產品設計、機械設計、運動控制、人機交互、SLAM等方面的研發。
但需注意到,隨著應用拓展及用戶端場景持續細分,安防機器人在一些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如何提高其感知和識別能力,確保安全和穩定的運行;如何優化控制算法和驅動系統,提高機器人的運動性能和協同能力等方面,上述企業均面臨技術研發端的一些挑戰。
3、緊貼“實戰化” 破解碎片化應用難題
政策催化、技術支撐最終是為了滿足行業應用,特別是針對當前以治安、應急等為重點的公共安全行業,行業化應用需緊貼“實戰化”才能擦出更多創新火花,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
柏林認為,面對公共安全領域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安防機器人需要通過需求與應用技術的融合研發,建立多場景的應用模式及前端性能功能組合,形成適應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目前,高新興機器人通過自主研發并投產的機器人及搭載的智能化平臺,為行業提供云邊端一體化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持續解鎖公安、消防、邊防、物業、倉儲、工廠、石油化工、電力等應用領域。
深圳明明機器人負責人指出,“機器人創新正處于技術大爆炸的關鍵期,但產品走向應用還需要依托細分場景。”明明機器人深入探索軍警及行業客戶對危險任務無人化的需求,不斷研發推出微型至中型系列地面無人系統,為特種任務、公共安全應急等場景提供多樣化的智能機器人系統安全應用及解決方案。
萬為機器人負責人強調,面對復雜的現實場景,在安保系統中引入機器人將推進安防業務模式的創新與變革,一方面提高系統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另一發面將提升系統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目前萬為機器人已經實現在軍隊、公安、應急以及電力等領域落地應用。
4、小結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的預測,近5年特種機器人市場增速將達28.78%,比工業機器人高出近14個百分點。預計到2024年,中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4億美元。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持續賦能、新的應用場景持續涌現再疊加政策強有力的牽引,相信公共安全領域機器人應用將加速進入爆發期。
目前,公安部、工信部推出的公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征集活動在穩步推進中。活動目的是為了通過征集應用場景,讓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實際需求,挖掘潛在的市場機會,為產品開發提供更精準的方向。
文/劉玉韋
盛邀全球安防同仁相約2024北京安博會
為響應公安部公安領域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征集與展示,即將于10月22-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開幕的2024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暨智能與安全產業發展大會,將專設智慧警用以及無人系統展區,重點突出為警用實戰服務,并帶來全新的技術成果及應用模式與場景展示,探索機器人在公共安全特種領域的應用,挖掘機器人在公共安全市場應用潛力。
轉自:中國安防協會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