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中國的MP3市場已經做爛了” 談及MP3,無論是廠家還是渠道,都會這么感嘆。
幾年前GPS導航產品還是以高科技、高利潤產品的姿態示人。而發展到今天,GPS市場已經開始以“白菜價”吆喝賣場,免費贈送服務的呼聲也此起彼伏。
至此,行業人士高呼,GPS開始進入“MP3產業時代”。
與MP3市場似曾相似
GPS應用范圍其實很廣,涉及汽車、通信、網絡、IT、數碼等領域,但目前發展得最成熟的是汽車導航,加上電影銀屏上經常出現的特工007帶GPS導航的寶駕,因此,GPS便成了人們心目中汽車導航的代名詞。在我國,PND(便攜式導航儀)的出現,導航才算真正開始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據報道,2007年我國導航產品總出貨量150萬臺,其中PND就占了120萬臺。
PND相對車載導航儀,結構簡單、技術難度和成本都較低,這是促使大量數碼、IT、甚至家電廠商都紛紛踏足這個行業的重要原因。雖然不像MP3產業那樣有上千家廠商的涌入,但算算GPS導航市場的基數,其恐怖程度絕不亞于MP3 市場。據了解, 2006年GPS導航產品出貨量只有區區81.5萬臺,但2006國內導航品牌已達百個,量未起,市場已經暗藏洶涌。
此外,缺乏行業統一的標準,三無廠商的無孔不入同MP3市場一樣困擾著GPS導航市場。“那些三無廠商和山寨機廠商就是沖著撈一筆就走的心態來的,它們不惜一切代價降低成本,對消費者安全和售后保障于度外”,正規廠商很無奈。
“其實GPS導航產業的混亂來自上游的地圖商”,一知名導航硬件品牌市場總監李先生如是說。“GPS導航產品(以PND為例)的主要成本構成就是ARM處理器、GPS模塊和液晶屏幕,而除了這些“摸得著”的成本,最大的成本其實是導航電子地圖。‘摸得著’的硬件成本在市場上已經非常透明,甚至品牌商和山寨機都出自同一個OEM,那么,品牌機和山寨機唯一的成本差異只能在軟成本導航電子地圖”。 李先生這樣分析:“山寨機幾乎安裝的都是盜版電子地圖,成本是零,也不用做售后服務,所以價格戰越演越激烈”。
GPS產品的核心是導航電子地圖,這是個集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的特殊行業,瑞圖萬方、高德等一些企業表示光維護每年就要花費上億元,這對導航電子地圖企業的資金供應能力是個重大的考驗。所以,拿到制作資質的企業未必都有能力去生產導航地圖。
某國內知名圖商就是一個典型的具備資質和技術,但缺乏資金而無法生產導航電子地圖的企業,雖然在前期,此廠商也拿到一些風險投資,但相對導航電子地圖的制作成本確實是杯水車薪。
“我們幾乎不敢相信,當時某圖商的銷售人員過來推銷他們電子地圖,給我們開了‘行業均價三分之一,三年免費升級’的條件,當時我們也聽到一些風聲,傳XXX的產品有產權糾紛,所以公司比較謹慎,畢竟這對品牌影響非常大” 來自華南知名品牌GPS廠商告訴記者。與此相反,追求短期利潤的山寨機對此卻十分擁護。
他們甚至給一些廠家免費送圖,目的是換取市場份額來獲得更多的風險投資,最后演繹了今天的GPS市場“白菜價”,買產品送服務等吆喝聲四起。
導航電子地圖涉及國家機密,國家對此管理非常嚴格,目前為止只有13家企業獲得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但即便如此,導航電子地圖行業還是沒有規范發展。害群之馬能匿藏于法規之下,但絕難逃過市場的嚴格過濾。
2005年,MP3知名品牌優百特、智能達、步步高、索佳、歐若拉、魅族等發起了一場“扶正壓邪”座談會,一定程度上挽救了MP3市場;而GPS導航知名品牌銀聲黑劍、同洲電子向導神、TCL等便在2007年不約而同發起來一場正版普及風暴;與此同時,使用盜版地圖一段時間后,消費者也漸漸體會到了“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盜版地圖無法及時更新、數據丟失、導航突然中斷等問題不斷困擾消費者,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導航儀時開始對盜版地圖say no !致使山寨機在市場上難找立足之地。地圖商自我保護意識的也在加強,不但在加密技術上更為謹慎,在法律方面也不斷尋求保護,這使同行之間的“偷竊”越來越難。
來自法律、硬件商、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壓力,只有技術沒有產品的圖商越發寸步難行,其對某些客戶承諾的“三年免費升級”逐漸變成一個概念與形式。
瑞圖萬方和四維圖新在維權官司上贏得很風光,但是,他們為整個行業的秩序付出的努力與代價無法挽救已經走向低價的GPS市場。瑞圖萬方市場總監在北京中級人民法院接受采訪表示:“目前GPS的市場在上、下游廠商的努力下,逐漸走向規范化。GPS在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我們的任務是開發這個市場,而不是挽救價格;GPS與MP3有本質的區別,我們不用擔心GPS會像MP3市場一樣做爛”。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GPS導航產業的混亂由上游地圖業的混亂而起,也應由地圖業的規范而規范。經過市場與法規的篩選后的導航地圖行業新格局,將加速GPS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市場上能提供導航電子地圖的只有瑞圖萬方、高德、四維、靈圖、城際通、凱立德等6家企業。但是,以目前的導航電子地圖市場狀況,要養活6家企業,實在不容易,洗牌是必要與必然。
今年初,國際知名導航品牌TOMTOM等紛紛高調宣布將進軍中國市場。四維圖新與瑞圖萬方分別與全球電子地圖供應商老大navteq、老二Tele Atlas結成伙伴,這意味著國際導航儀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只會使用四維和瑞圖的地圖,而高德在前裝市場具獨特的優勢,因此,瑞圖萬方與四維圖新、高德將成中國電子地圖產業的三足鼎立。
瑞圖萬方與清華大學導航技術開發中心的成立,更是被看作是行業“技術競賽”的導火線。的確,如瑞圖萬方市場總監所言,GPS與MP3有本質區別,我們希望看到這場“技術競賽”能把整個GPS行業從價格戰引向技術戰。
上游地圖產業的規范與全球最大的幾家硬件品牌介入中國市場,加速了我國導航硬件將全面進入洗牌階段,這對于我國導航市場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預計在洗牌后,在硬件方面,中國導航硬件品牌將會由三大陣營三分天下:國外大品牌如TOMTOM, Garmin, Mio等為其一;國內著名品牌如好幫手, 同洲, 鐵建軍,精倫等也占其中一席,余下的是部分中端品牌在競爭。
相信下一輪GPS產品的低價,不再會引起“GPS重履MP3之路”的驚呼,大浪淘沙過后的GPS產業,是真正成熟的產業,這時候的低價是有技術含量的低價,是為讓高科技產品普及大眾的低價。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