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面積2579.2平方公里
被稱為“長江之腎”
自長江實行“十年禁漁”國策以來
水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
從捕魚人到護漁人
他們日夜守護
洞庭湖全面禁漁退捕,很多漁民的觀念逐漸改變,他們從捕魚人變身為水生態保護的執法“護漁人”,日夜巡視湖面、堤岸,觀察每一艘船只,默默守護洞庭水生態健康。
經過執法護漁人及漁政部門的努力,受到破壞的魚類生態系統正慢慢恢復,消失多年的?魚、刀魚重現洞庭湖,以前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現時常出現在湖區。
隨著洞庭湖魚類資源的好轉,非法捕撈又逐漸出現。洞庭湖區的湖面寬廣、岸線較長,水域氣候環境復雜,漁政執法人員數量及執法手段有限,禁漁工作壓力較大。
共建智慧漁政
助力亮江工程 照"亮"水域
2021年初,岳陽鐵塔攜手大華股份助力智慧漁政建設,運用數智高科技力量遏制非法捕撈,實現非法捕撈自動防范、非法船只智能預警、流程處置業務閉環,提升違法事件響應和處置效率,助力漁政執法部門智能化、精細化禁捕工作開展。
非法捕撈行為頻發于夜晚,小船捕撈不易被發現,且難以及時的執法處理。現在通過智能熱成像技術賦能,大大縮短發現時間;即使在無光的黑夜,也能第一時間確定非法捕撈的實時位置、船只行駛方向及周邊情況,實現精確預測預警,執法人員再也不用疲于奔波,提高處置效率和工作積極性,實現非法捕撈危害源頭的精準治理。
目前在南洞庭湖、湘江、資江和內湖重要天然水域,通過高空三目熱成像對湖面進行遠程巡視覆蓋,通過這些禁漁“千里眼”代替人力全天候不間斷守護,減少執法人員的艱辛;借助大華漁政監管平臺,實時感知重要點位及水域的行為情況,照“亮”湖面水域,及時發現沿湖船只、非法垂釣行為并快速處理,提升執法效能。
系統運行九個月來發現非法禁捕行為150多起,有效保護漁業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安全,同時以數智護漁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執法巡邏成本,有效提升了執法效率。
高效協同
漁政管理“一張網”
基于物聯感知能力創新打造漁政管理“一張網”。工作人員通過這張網可直觀查看禁漁水域的實時畫面、預警信息、禁漁事件態勢,及時掌握非法捕撈、非法采砂、漂浮物、水環境污染等河湖生態全要素的水域異常情況,輔助科學決策。
同時雙方攜手以禁護保,完善智慧漁政監測體系建設,通過協同聯防機制對非法涉漁活動進行全流程追查溯源,實現從捕魚、上岸、運輸到售賣全鏈條的智慧監管,有效遏制非法捕撈行為的發生,讓魚類進入正常生長周期,為洞庭湖及長江水生生態安全提供保障。
史無前例的長江十年禁漁
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我們去嘗試和探索
大華用科技護航生態環境的初心不變
將繼續堅持數智技術創新
挖掘更多的場景化應用,助力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大江東流,浩蕩不息
讓我們共同期待十年后與水清魚美的長江“重逢”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